It looks like you are viewing this on a mobile device. Would you like to use the mobile version? No thanks.
It looks like your device can support the full version of the site. Would you like to view that instead? No thanks.

吳邱秉素女士 Susan Ping So Yau
March 27, 1928 - May 3, 2013
吳邱秉素女士,廣東省澄海縣人,一九二八年三月廿七日在泰國曼谷出生,年幼時到香港定居,成長於小康之家,在港接受小學及中學教育,中學畢業後修讀會計。
1952年1月16日與吳博文先生於香港結婚,育有五名子女(娟娟、秀娟、惠娟、達霖及達銘)。她是一位能幹的全職主婦,相夫教子,餘暇還努力學習中西烹調及精製各款西式糕點。她更是一位愛護子女無微不至的母親,每日生活均按子女的作息時間為依歸,讓兒女可以專心溫習功課,接受良好教育。今天五名兒女均事業有成,各自有美好家庭,並為父母添了三名男孫和五名女孫。
1980年夏天,夫婦二人首次移民至加拿大,丈夫因工作只逗留三天便回港,她卻獨自留在加國照顧大女兒剛出生的第一個孩子。一年後丈夫患上結腸癌,她便回港照顧丈夫。直至1992年所有子女偕分別定居美加後,夫婦倆再度移居多倫多。
她與丈夫也是熱心的基督徒,他們於1974年相繼決志信主,並於1975年8月10日一起接受浸禮,加入香港浸信教會。信主後她積極參加聚會,如主日學、主日崇拜、婦女會等,風雨不改,並於教會的社區中心參與義工服務。移民後,她亦跟隨女兒恆常參加黎明山(華人)浸信會的聚會。
她喜愛音樂,無論聖詩和流行音樂,都啷啷上口。她亦很喜歡做運動,在香港時已有晨運的習慣和練習太極,在加拿大亦有繼續操練。
她的健康素來頗佳,但在1994年身體檢查時,突然發現肝臟有一個很大的水囊,醫生做手術時發現水囊連接主要血管,不宜做手術,家人頓感絕望;但感謝神的恩典,半年後再檢查時卻不藥而癒。2007年開始身體常有不適,入住醫院檢查發現腎功能衰竭至末期,需要急需洗腎及入住長期護理中心,在尋覓醫治和護理中心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但神在最適當的時間為她安排了入住孟嘗護老院,並且院內設有洗腎服務。多謝神的恩典,同年秋天她丈夫亦獲安排入住同一安老院,讓兩老一同居住,共享晚年。至2013年初她已接受洗腎6年,身體健康開始轉差,最後因腎衰竭引起的併發症而離世。 感謝神,她在世最後的日子中,九十二歲高齡夫婿及眾子女都陪伴在側。她於2013年5月3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五歲。
1952年1月16日與吳博文先生於香港結婚,育有五名子女(娟娟、秀娟、惠娟、達霖及達銘)。她是一位能幹的全職主婦,相夫教子,餘暇還努力學習中西烹調及精製各款西式糕點。她更是一位愛護子女無微不至的母親,每日生活均按子女的作息時間為依歸,讓兒女可以專心溫習功課,接受良好教育。今天五名兒女均事業有成,各自有美好家庭,並為父母添了三名男孫和五名女孫。
1980年夏天,夫婦二人首次移民至加拿大,丈夫因工作只逗留三天便回港,她卻獨自留在加國照顧大女兒剛出生的第一個孩子。一年後丈夫患上結腸癌,她便回港照顧丈夫。直至1992年所有子女偕分別定居美加後,夫婦倆再度移居多倫多。
她與丈夫也是熱心的基督徒,他們於1974年相繼決志信主,並於1975年8月10日一起接受浸禮,加入香港浸信教會。信主後她積極參加聚會,如主日學、主日崇拜、婦女會等,風雨不改,並於教會的社區中心參與義工服務。移民後,她亦跟隨女兒恆常參加黎明山(華人)浸信會的聚會。
她喜愛音樂,無論聖詩和流行音樂,都啷啷上口。她亦很喜歡做運動,在香港時已有晨運的習慣和練習太極,在加拿大亦有繼續操練。
她的健康素來頗佳,但在1994年身體檢查時,突然發現肝臟有一個很大的水囊,醫生做手術時發現水囊連接主要血管,不宜做手術,家人頓感絕望;但感謝神的恩典,半年後再檢查時卻不藥而癒。2007年開始身體常有不適,入住醫院檢查發現腎功能衰竭至末期,需要急需洗腎及入住長期護理中心,在尋覓醫治和護理中心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但神在最適當的時間為她安排了入住孟嘗護老院,並且院內設有洗腎服務。多謝神的恩典,同年秋天她丈夫亦獲安排入住同一安老院,讓兩老一同居住,共享晚年。至2013年初她已接受洗腎6年,身體健康開始轉差,最後因腎衰竭引起的併發症而離世。 感謝神,她在世最後的日子中,九十二歲高齡夫婿及眾子女都陪伴在側。她於2013年5月3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五歲。